2008年9月10日星期三

佛陀的九种德行(二)

(一) 阿罗汉 (Araham

佛陀被称为阿罗汉有几个原因。
阿罗汉在巴利文中是Arahant Ari是贼,hata 是杀。所以阿罗汉是杀贼的意思。
什么是贼呢?就是贪,嗔,痴烦恼贼。“诸烦恼贼,常伺杀人”。佛陀以阿罗汉道断尽了损害有情的一切烦恼贼。故名杀贼。
阿罗汉还有另外四个意思。阿罗汉的第二个意思是最胜应供(Worthy Of Worshipping)
佛陀是最值得一切众生,包括三十一界最高众生如梵天及天神的供养;这供养包括:袈裟,食物,住所服务,礼敬等。大梵天(Sahampati)供养世遵大宝环。
阿罗汉的第三个意思是破辐。由无明,渴爱,福行,四漏,老死及有(Bhava)等组成的车轮,无始以来展转轮回,现在已被世尊在菩提树下用精进的两足,以信心的手,执智慧之斧,破一切辐,所以说破辐故称为阿罗汉。
阿罗汉的第四个意思是远离一切邪恶,烦恼(Araka),即使说对烦恼已经站得很远了。
阿罗汉的第五个意思是不在隐密处造恶。世间上自以为聪明的愚者,深怕不名誉而秘密行恶.但世尊决不会做这样的事,他没有任何私隐,一切都是光明正大。
再综合的说:

他。

挥杀诸烦恼贼
最胜天人应供故
破了轮回之车辐
远离一切诸烦恼
无有秘密可行恶

所以称他为阿罗汉

(二) 正等正觉 (Samma Sambuddho

Samma是 “正” (rightly /perfectly), Sam 是“自己”(by him self) ,Buddho 是“觉悟”(Enlightened one)。
所以正等正觉是“自己证得佛果”,无需其他老师指导。
佛陀的阿罗汉弟子如舍利佛尊者木建连尊者也觉悟四圣谛,但是他们的先向他人处学习后方能体证涅磐,所以他们的证悟归纳为弟子菩提或声闻菩提(Savakabohi)
佛陀靠自己非凡的智慧及勇猛精进而觉悟的,所以被称为正等正觉或三藐三菩提(Samma Sambodhi

(三) 明行足(Vijja Carana Sampanno
Vijja 是明,是指智证。Carana 是行,是指实践修行。
佛陀兼备“明”与“行”。
“明”可分三明或八明,“行”则有十五行。这八明和十五行是每一尊佛所具备的。
三明(Tevijja)是宿住随念,天眼明及漏尽智。

八明是:

(一)观智Vipassana nana
佛陀能随时观诸行(名色或五蕴)的无常,苦,无我三相。

(二)意所成神变Mano-maya iddhi
佛陀能随意变化千万个身。

(三)种种神变Iddi-Vidha
可以分很多种,包括手可伸出去可以触到月亮,在天空中飞行,水上行走,遁地,穿墙而过等。

(四)天耳DibbaSato
佛陀能听到远处和近处微细与粗显的声音,包括天界与地狱的声音,就连自己身上虫的声音也可听得一清二楚。

(五)他心智CetopariyaNana
佛陀能够知晓他人的信念,包括有情的证悟层次。

(六)宿住随念Pubbenivasanussati
佛陀能够忆起无数劫的过去世以及知道那一世里的细节,也知道“我”在哪儿出生,我的名字。。。,我在那一界逝世,又在那一界出生。。。。

(七)天眼Dibba cakku
佛陀能够看到天界,地界或地狱远近的事情。天眼包括(死生智)
(Cutupapatanana)既能够知道三十一界的众生造下何业,死后依其业投生至何地。天眼亦令人能够知晓未来世界(Anagatamsanana)

(八)漏尽智Asavakkaya nana
佛陀通过证悟阿罗汉道智灭除所有的烦恼(漏)。
十五行是
(一)波罗提木叉律仪(Patimokha sila
(二)守护六根(Indriya-Samvara sila
就是通过正念守护眼,耳,鼻,舌,身,,意。不让烦恼贼从这六门进入心中。
(三)饮食知量(Bhojane Mattannuta
在用餐时,佛陀不会像常人,吃到肚子胀起来才停下。而是佛陀只是吃三十口饭,剩下三口他就不吃了。,而是以水代替。饮食知量是很重要的。如果我们吃到很饱,打起坐来就会昏沉,思路就会变得迟钝。
(四)警寤策励(Jagariyanuyoga
佛陀时常保持正念和醒觉。佛陀每一天只睡一个小时二十分钟。其他时间都用在教导众生。
第五至十一师七个妙法,包括
(一)信(Saddha)
(二)惭(Hiri)
对恶行或贪,嗔,痴等的生起感到羞耻。
(三)愧(Ottappa)
对恶行或贪,嗔,痴等生起感到害怕(害怕恶行所带来的果报)。
(四)多闻(Bahussuta
(五)精进(Viriya)
六)正念(Sati)
(七)智慧(Panna)
第十二至十五是初禅,二禅,三禅和四禅所以一共有十五行。
这明与行,我们平常人也是需要的。比如我们需要“行”,才能有机会遇到善知识或佛陀。我们需要“明”,才能在遇到佛陀或善知识后,听闻佛法,体证涅磐。


(四)善逝(Sugato
Su 是善,gato 是逝(gone)。所以Sugato 是善逝。

(五)世间解(Lokavidu
巴利文Loka是指世间,Vidu 是解:
佛陀对世间有彻底的认识。世间一切生命的精神与物质,他都彻底的了解。

(六)无上调御丈夫(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
巴利文Anuttaro 是无上,无可匹敌的。Purisa 是男人或有情:Damma是应被调御的,应被驯服的:Sarathi 是领导者或御者。
佛于有情中属最上,佛陀之戒,定,慧及解脱智见是无有相等的,无敌对的,超越所有一切众生。正如佛陀所说
"我实不见于天界,魔界。。。乃至天人众可以比较我的戒德一般圆满。
所以说他“无上”。
调御丈夫是指世尊能调御其应调御的众生包括人类及非人类。尤其对于难调伏的众生,他更具殊胜调御的方便技巧。

(七)天人导师(Sattha Devamanussa
Satta 是导师,Deva 天神,Manussa是人类。
佛陀被称为天人导师。他以现世,来世及最终目标-涅磐,而适应地教诲人类,天神,所以称为天人导师。

(八)佛陀(Buddho
“佛陀”是指“觉悟”的意是。佛陀从他的解脱究竟智慧觉悟一应知的,包括过去,现在与未来的一切,所以称为“佛”。

(九)世尊Bhagava
所有的佛陀,当证悟一切智时,被称为世尊。






参阅:佛陀的九种德行(Sayalay Suasila)
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