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四圣谛的原理架构中,苦谛说明生命为业行逼迫、纯大苦俱的处境,集谛说明此处境的成因,即因无明而有爱染,因爱染而造作轮回。灭谛说明无明灭则苦灭,对涅磐的现身体证,道谛则落实到修行的实际,来说明现身体证涅磐的道路,即八正道--八种相辅相成的系统方法。
八正道是现身体证涅磐的道路,对于人天来说,修行八正道“不待时节”,即不需要附加的条件,只要能够当下修起,则当下就享有修行的利益。八正道不是某一个佛陀的发明,它依据的是缘生缘灭的固有法则,因此,又可以说是“古仙人道”,即不管具体语言表达是什么,诸佛所开示解脱道方法都是一致的。
八正道是中道,既摒弃让人散乱的苦行,也摒弃让人傲慢的享乐主义。它的目的在于以端正的身心去观察缘起法则。
八正道的内容如下:
正见:对“此生则彼生、此灭则彼灭”的缘起法则有正确的认识,对五蕴是苦、无常、无我的道理有正确的认识。
正思维:又叫正志,即正确的志向、正确的愿望。通过正见切身感受到走向解脱的重要性。
正语:正确的说话方式,等同于不妄语。不说那些不真实、无意义和夸张刻薄的话,在语言上做到真实、有意义,柔和友善。
正业:行为端正,不违犯戒律,符合当地社会的道德要求。
正命:远离那些不正当的、造作恶业的谋生之道。例如屠宰、贩卖人口、贩卖毒品等职业。
正精进:即中道。正确的努力,修行上做到不张不驰,不紧不松,持之以恒。
正念:心念置于正确的状态。具体方法即四念处,如实观察生命缘起。
正定:正确的禅定,无论是否具备传统的四禅八定,只要去除了无明爱染,身心就能真实安定。
由于修行境界和认识水平的不同,八正道可以分为凡八正道和圣八正道两个层次,凡八正道导致善报,而圣八正道则导致苦灭。有人认为,只有证果的圣者才能称得上是完美地行八正道,这其实和凡圣八正道的区分是一个意思。还有人认为,四念处是八正道的前行道,即四念处修行成功,开明智慧,才能完美地行八正道,这其实也是在说圣八正道。
八正道的修行方法可以简化地表达为戒定慧三学。
戒学:对出家人来说,即持守沙弥戒或者俱足戒。对在家众来说,要求是持守五戒或定期持守八关斋。
定学:又叫“止”。即四禅八定的修行。通过禅定的修行,能够令心念安定集中,为洞察缘起的细微现象做好准备。
慧学:又叫“观”。即四念处的修行,对色身、感受、情绪、五取蕴缘起现象四个对象进行观察,达到对缘起法则的彻底直观,打破对有为法的无明爱染。
通过对自身行为的约束,为增强定力打好基础,通过定力的培养,为观察缘起打好基础。三学并进,就是度过爱渴之河的舟楫。
转载 :http://bbs.fjnet.com/thread-144432-2-1.html
原始佛教入门:从正见到正智
2008年9月18日星期四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